这次听证会选取的3个议题,在此前制定过程中就已经有很大争议。
比如议题一,本市今后新安装的乘客电梯都必须有24小时远程监测装置。有观点认为,它有助于维保单位及时发现电梯异常和故障,应该强制推广;但也有反对,这种新技术尚未完全成熟,试点可以但不宜强制。电梯行业协会的支锡凤支持第一种观点,她说,目前,质监系统100来名工作人员要负责全市17万台电梯的安全监察,力量远不够:
[实况] 实际上它的费用不是很贵,如果每台电梯加装的话 300元 如果使用每个月5块 我想我们的市民是能够接受的
市民孙谋则提出,远程监测涵盖的内容要再多一些,针对当前不少电梯维保单位作业不认真不到位,监测系统是否能向业主公开,让业主也能监督。
[实况] 现在电梯什么问题,日常保养根本形同虚设,我今天特地带了两个配件来,他们说是电梯停下来刹车用的,这边基本上磨光了,那边没磨,平时保养的时候根本没发现它是偏着的,年检也没发现问题。
议题二是提出对使用年限超过10年的老旧电梯增加维保频次,从现在的两周一次改为至少每周一次,费用由业主承担。本意是希望能加大对故障率高、隐患风险又大的老旧电梯的管理,但多数听证会代表并不认同,市民郑国钜说:
[实况] 两个星期现在普遍都不太做的,你要搞成一个星期一次的话,只有费用上去,不会有其他结果的。
来自特种设备检验院的专家李炜也提出,判定老旧电梯不仅有使用年限,还受使用频次、方式和维保等影响,不能简单地一刀切。
议题三是有严重事故隐患的住宅小区电梯,如果业主对出资问题无法达成一致,导致故障久拖不决,是否需要行政管理部门来强制停止使用?听证会代表意见很统一,在所有问题面前,生命永远是最重要的,必须关停,但后续怎么处理?根据现有法律规定,动用住宅专项维修资金必须要三分之二以上的业主同意,但现实中由于种种原因,很难达成共识,造成很多电梯“带病运行”,市人大代表钱翊樑提出,能否有强制使用维修资金的规定?
[实况] 你总不能政府垫钱,不能物业公司垫钱,也不能个别业主垫钱吧。
不过,也有听证会代表不同意。市民孟宪政认为,电梯故障不少是由于日常维保不到位,管理责任不落实,费用不应全部由业主来出。
这次听证会同时在网上微博直播,市法制办还将综合各方意见再进行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