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方式


QQ群:240186193 

电话:0512-68121275 

传真:0512-68121275 

邮箱:szsdtysh@126.com 

地址:姑苏区西环路2928号16号楼203室

当前位置:苏州市电梯业商会 > 行业动态

安装维保成为电梯业发展重点

                        安装维保成为电梯业发展重点

  1. 过去十年间,在中国城镇化大潮及房地产行业高速发展的催动下,中国电梯产业成为最直接的受益者之一,实现了史无前例的发展。即使是在2010年、2011 年,全球经济波动最为动荡的时期,中国电梯市场依旧稳健向前。与此同时,由于电梯设备与公众的人身安全关系愈发紧密,加之近期电梯事故频发,无论是政府还 是大众,对电梯安全的关注力度更是空前提升。2013629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设备安全法》由国家主席习近平签署第四号主席令颁布,首次突出并 明确了制造企业对电梯质量和电梯安全的主体负责。电梯设备的安全性,已经成为关乎企业的品牌形象及长远发展的主导因素之一。发展至今,中国早已成为全球最 大的电梯制造国及整机销售市场,无论是在国内市场的保有量、产销量还是在出口量,均在逐年实现跨越。官方统计数据显示,2012年,中国电梯的年产量已达 52.9万台,出口5.54万台,全国电梯保有量已超过240万台。目前,我国电梯保有量、年产量、年增长量、日均使用量均位列世界第一。其中,五个省 (直辖市)的在用电梯数均超过10万台,位列第一的广东省为40.4万台、江苏省为25.1万台、浙江省为22.3万台、上海市为16.6万台、北京市为 15.2万台。

频频发生的电梯事故,让模糊不清的事故责任陷入困局。2012年,广东进行维保政策改革试点,最主要内容就是明确事故责任。从试点结果看,现任明确后,物 业等管理方倾向于选择具有技术实力的电梯制造企业做维保。业内预计,制造企业在维保市场的分额将从10%上升到80%

20141月《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设备安全法》开始实施。特种设备安全法突出了特种设备生产、经营、使用单位的安全主体责任,明确规定:在生产环节,生 产企业对特种设备的质量负责;在经营环节,出租人负有对特种设备使用安全管理和维护保养的义务;在事故多发的使用环节,使用单位对特种设备使用安全负责, 并负有对特种设备的报废义务。

据电梯行业年鉴的数据显示,若严格按照电梯15年使用寿命来估算更新需求,2013-2015年每年更新需求约为3-3.5万台,未来10年总共约有 85-90万台更新需求,10年后的年更新需求可能超过20万台。以目前240万台的中国电梯保有量、每年每台约1万元的电梯维保费用来估算,电梯维保市 场规模约为240亿。

伴随着国家质检局对制造单位在公共交通领域电梯质量和安全性能负责制度的明确,行业内的小型加工型企业和单一电梯维保业务的企业将面临洗牌。而对于拥有技 术和资金实力的电梯制造企业而言,迎来的将是更大的市场机遇,但同时,在专业人才的储备及网络布局方面也面临着考验。对于改革,企业要做好准备,机遇来 了,挑战也随之而来,从技术和网络上做好准备,以足够的实力去面对目前的存量市场。

业内人士分析,电梯行业的竞争格局变化与电梯企业的技术和管理的变化息息相关。近些年,内资电梯品牌的市场份额已由2000年的20%左右缓慢增加到目前 35%。该变化一方面是内资企业在技术和管理方面不断向外资品牌学习,逐步提升零部件配套能力和集成水平;另一方面则是房地产企业在资金、盈利水平、政 策环境等因素的影响下,对电梯性价比的关注度越来越高。

总的来说,未来中国电梯行业应当健康有序的发展。短期内电梯行业将进入调整期,整个行业或将进行系列的重组并购。从销售区域来看,电梯市场重心或将向中小城市转移。从产品理念来看,未来电梯行业绿色安全将成为主导方向。

电梯的安装和维护也将成为行业的发展重点。同时电梯企业将更加注重品牌,扩大市场影响力,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

 

 

苏ICP备13028124号-1 版权所有:苏州市电梯业商会  技术支持:朗钧网络 您是第 位访客